问题的提出:
大多数的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和上市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:
-如何定价能使收益或市场份额达到最大?
-新产品上市之后,以何种价格能够最大限度地被消费者接受?
-对于已上市的产品在调整定价策略后将引起何种市场反应?
- 价格上升或者下降对销售的影响有多大?
-打击竞争对手的最佳价格是多少?
-对于改进的产品,消费者愿意为新增功能多付多少?
……
为了能够有效的回答这些问题,我们引入价格测试。
价格测试系统:

1、顾客意见法
顾客意见法就是直接面对面征询消费者对价格的意见,询问的内容包括:
(1)愿意支付多少钱购买产品;
(2)设定多个价位测试被访者的购买意向;
(3)设定价格梯度法( Price Laddering ),通过循序渐进的询问,找出大多数消费者容易接受的价位。
2、敏感度测试法( Price Sensitivity Measurement )
PSM 法,又称价格敏感度测试。在本测试中,可以获得“潜在消费者的百分比”数据,判别“设定价格是否正常或可被接受”的范围。核心问题是:
. 多少钱觉得太便宜而会怀疑它的品质
. 多少钱比较划算
. 多少钱觉得比较贵但还可以接受
. 多少钱觉得太贵,无论这么好都肯定无法接受
价格敏感测试模型:

3、综合分析法( Conjoint analysis )
联合分析技术、需求弹性测量技术和离散模型技术等方法兼顾了其他因素(如产品要素、品牌等)对购买决策的影响。
其中,我们采用得最多的是需求弹性测量系统。
需求弹性测量系统
a) 能够得到的信息
当被测产品的价格有所变化时,对购买意愿在不同品牌之间的“转移情况”进行分析,得到消费者对于各品牌的价格敏感度。并可预测:
. 当一个品牌提价时,其它竞争品牌中哪些将是主要的受益者及其受益的程度;
. 采取降价策略时,会引起哪些竞争对手还击;
. 价格下调幅度在什么范围之内,其它品牌仍会保持目前的定价水平。
b) 测试方法
首先选定参评品牌及各参评品牌的不同参评价位。
将这些参评品牌及其相应价位使用正交组合形成一系列卡片。

向受访者出示这些卡片,请受访者从每张卡片上选出最有可能购买的品牌。
|
a) 测试结果
|
品牌A
|
品牌B
|
品牌C
|
品牌D
|
品牌E
|
(客户)
|
初始份额
|
21.4
|
17
|
25.5
|
15.7
|
20.6
|
品牌C引起的份额变动
|
1.9
|
0.7
|
-5
|
2.3
|
2.1
|
品牌A引起的份额变动
|
-3.4
|
-0.3
|
2.3
|
0.5
|
1.5
|
最终份额
|
19.9
|
18
|
22.6
|
18.5
|
24.2
|
|
在不同的价格上个品牌的市场份额
|

我们还有很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,量身制作的研究模型,帮助客户切实的解决实际问题。欲了解更多的研究模型,以及模型的具体运用,请致电:023-67509589。敬请您与我们一起探讨和分享关于研究模型的相关课题,让我们共同成长。